中国交通频道:冷链是什么呢?
秦玉鸣:
冷链就是需要温度控制的产品,从源头一直到目的地,要让产品始终处于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减少损耗,防止污染和变质,以保证产品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中国交通频道:哪些东西是需要使用冷链来运输的呢?
秦玉鸣: 冷链的范围很广。在十四五冷链物流规划中,果蔬、肉类、水产品、乳制品等初级农产品都是冷链物流应用场景比较多的品类。同时,在规划中,医药这类特殊产品也成为了冷链物流的重点品类。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知的疫苗、血液制品,还有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胰岛素等。另外,医疗器械也包括在其中,就像这次疫情期间需要运输的核酸检测试剂盒。
除此之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也成了冷链物流中不可少的品类。精密的电子仪器、化工类产品也有应用冷链,但相对较少。
中国交通频道:冷链是什么时候在我国出现的,目前的发展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秦玉鸣: 冷链最早出现在唐代,相信大家都记得杜牧的那句诗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个时候是用冰块的方式进行运输。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配送只有“冷”,还谈不上“链”。
中国的冷链物流正式起步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那之前,冷链物流的概念还比较单薄。只是有冷藏运输和冷库保存,没有能将这些做成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企业出现。2001年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冷链进行了首次定义。但即便如此,冷链从概念到企业层面的运用还是在几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上。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的冷链物流来说是一个契机,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组委对运动员的食品安全把关非常严格,特别是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很多国外的运动员对生鲜产品的要求很高,就在那个时候开始诞生了一些冷链物流企业。两年后也就是2010年的世博会也成为了冷链物流发展非常重要的推手,就在当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对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中国交通频道 :冷链在我国出现的时候还是非常早的,那目前发展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秦玉鸣: 2010年~2020年是中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十年。一是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发改委发布了第一个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务部、农业部等相关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农业部出台通过产地来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商务部重点支持在流通环节,让冷链物流在供应链环节得到发展。到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29号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再次明确要大力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一直到2021年出台的第一个十四五冷链物流规划,都可以看出政府对冷链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是标准在不断完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包括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2021年3月份由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第一个冷链物流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也在去年正式实施。标准也在助力这个行业的发展。
三是市场,行业的发展还是要靠市场、消费去驱动。根据不完全统计,需要冷链物流支持的食品和农产品的需求总额就超过了10万亿。截止到2021年底,冷藏车已经超过了30万辆,冷库的容量接近2亿立方。整个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四千多亿。今年会接近5000亿的水平,整个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中国交通频道: 冷链物流连接我们的田间地头、百姓餐桌 , 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领域。请您来解读一下冷链与脱贫攻坚以及消费升级的关系。
秦玉鸣:
这两年一些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这类的词所反映的就是很多农产品没有走出农村,又或者是在还没收割的情况下就已经烂在了地里。这就反映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的产地中,冷链物流设施的不完善。
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他们会在农产品的产地建立产地的集配中心、处理中心。把农产品从采摘、生产制作下来之后马上进行预冷、分级、包装这些工作。保证农产品马上进入一个可以待销售的状态。现在很多的农产品都是初级农产品,没有经过在产地处理,甚至有些还带着泥。最典型的就是新疆水果,新疆水果的品质非常好,但如果运输到北京,消费者吃到的可能不是最好的新疆水果,因为为了解决中长距离运输的问题,新疆那边会在水果只有五、六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下来,通过常温运输到北京,这个时候水果的品质就大幅下降了。
如果采用冷链的方式,在产地水果达到九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摘,然后进行预冷,再分级、再包装,并采用冷藏车的运输,到北京之后吃到的就是高品质水果,同样这个水果的售卖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偏低,流通效率低,导致物流成本增加,货物损耗率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损耗率达10%至15%。通过冷链流通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农产品损耗浪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以此来实现乡村振兴。
在产地进行分级之后,一级的农产品或长相非常好的可以卖到北京这类一线城市。二级的在二线城市进行出售,三级品相不达标的话,可以把这些农产品榨成汁,整个环节不存在浪费现象。通过冷链物流的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价格提升,也能让农民得到收入的增长。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金。中产阶级也接近了4亿人,这一部分人群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提高了。最明显的就是水果的进口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有了相对应的消费能力。但是本土的农产品还没有售卖到和进口一样的价格,这并不是本土的农产品不好,而是因为中间缺少了冷链这个环节。在冷链环节达到之后,也能让本土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本土的最好的农产品,并帮助农民更好地售卖农产品。有个最好的例子,就是猕猴桃,猕猴桃的原产地是中国,但把它做成世界最大的是新西兰。因为新西兰是整个国家在发展猕猴桃产业。他们的产业在分级时可以做到200个等级。根据它的大小、颜色、口感、含糖度等等进行不同分级。再通过冷链物流运输到全世界。这就更能证明冷链物流是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并能让双方都受益。
解读冷链
了解冷链的现状和未来
在食品冷链流通率方面,美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在 97%以上。日本的果蔬水产品的冷链运输率也高达95%,90%以上肉禽类冷链流通率高达100%。而我国果蔬除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35%、57%、69%,存在比较大的差距。2021年12月13号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指导,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中国交通频道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
秦玉鸣: 冷链物流十四五规划出台,充分彰显政策制定者对冷链物流的重视程度。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十四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冷链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冷链物流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要充分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需要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冷链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中国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的问题,比如现在各地的发展不均衡,还有盲目建设或者重复投资的问题,所以需要从国家这个层面出台一个顶层的设计来整体规划这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交通频道 : 那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发布对于冷链物流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秦玉鸣: 首先对于冷链物流行业来讲,特别是冷链物流企业,肯定是一个巨大利好。因为冷链产业贯穿的企业特别多。这些规划发布之后,相关股票也受其影响出现了涨停。
其次,国家会加强对这个行业的监管。近年来,我国冷链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升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冷链设施建设速度将从近几年的高速增长逐步回归稳定增长,冷链物流企业会迎来一个合规性的发展。
另外规划里面也提到了要培育一批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这对于中大型物流企业也是一个发展机遇。从企业角度来看,要以技术为撑,助力冷链物流升维再造。冷链物流已经逐渐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企业开始加大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资源投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将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价值。伴随着“新基建”等相关政策落地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在物流专业领域逐步渗透,冷链物流全链条将进一步实现技术赋能,逐步构建智能化冷链物流体系。
还有就是智慧化。规划全文都提到了智慧化技术,智慧化物流企业也会迎来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冷链物流仓储、运输等环节能耗水平较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冷链物流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化也是他们的发展方向。
中国交通频道 :冷链物流行业现今还有哪些难题需要去攻克呢?
秦玉鸣: 目前面临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受疫情影响。虽然疫情很严重,但是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不能停。特别是菜篮子这项工程大部分都需要冷藏车或者冷库来保障。受到疫情影响,运输效率比较低,各地的通行还是遇到很大的困难。单就消杀方面,特别是进口冷链产品的消杀成本比较高,需要物流企业自己消化。再加上各地的这个防疫政策不一样,也存在层层消杀。最后这些成本实际上还是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疫情现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个难题是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完善。去年3月冷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发布,但现在监管方面还是不严。马路上还能看到一些棉被车在拉着冷冻产品,依然会看到一些不正规的冷藏车在马路上行驶,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第三个难题是行业的人才非常匮乏。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人才缺口很大,一线操作员工、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均存在缺口。冷链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信息化、自动化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但是对于冷链物流环节,由于受温差变化、技术环境、业务场景、操作主体等限制,国内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应用,整体发展还是相对落后,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问题也逐步凸显。
中国交通频道 :那您认为未来五年冷链物流在我国将会呈现怎么样的场景呢?
秦玉鸣:
一是希望我国的冷链流通率能够大幅提升。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离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规划中提到,未来我国将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这都会助力我国的冷链流通率得到提升。
二是希望能够培育一批国内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具有国内的一个全国性网络。网络不仅能渗透到一线二线城市,还可以渗透到乡村。目前我国进出口冷链非常发达,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冷链食品进出口国家之一,那希望国家能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让他们借助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巨头。
三是希望实现全程追溯。进口冷链食品现在已经实现了全程追溯。希望在未来的五年,国内的所有冷藏冷冻产品都能够实现追溯。且这个追溯不单单是追溯它从哪里来,最重要的是能追溯到它全程的温度。当你拿到一盒牛奶,扫一下码就知道这个牛奶从哪里来,它全程的温度是不是在0~7°C的范围内,这在未来都是可以实现的。
四是网络化,B TO B的冷链物流发展速度很快。B TO B就是到超市、到餐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鲜电商、抖音、快手这种直播带货,可以消费者个人手里就是To C。但现在真正具有To C冷链网络的物流企业现在非常少,目前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可以做到。虽然顺丰网络较多,但仍然还没有覆盖到全中国。希望在下个五年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冷链的To C网络。
走近冷链
连接餐桌的预制菜
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很多新业态、新产业也随之诞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预制菜行业,最近很多地区由于疫情外卖受到影响,预制菜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2422亿元,到了2021年就增长到了3459亿元。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预计到2023年规模将会达到5156亿元。
中国交通频道 :近年来,预制菜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那预制菜的兴起和冷链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秦玉鸣: 预制菜最开始叫中餐的标准化或工业化。实际上是连锁餐饮带动了预制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中国的连锁餐饮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刚开始开一、两家店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是研发产品怎么做好吃。当开店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大家考虑的是如何快速地让产品进行复制。那时候开始很多餐饮企业就开始做中央厨房,就是要把中餐整个工业化。对比其他国家,西餐的工业化水平非的高,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连锁餐饮的产品就是完全标准化的。
在定位预制菜的时候,大部分预制菜是冷冻产品,它本身也是跟冷链相关的。这些冷冻产品在中央厨房或者在原产地进行加工之后,需要放到冷库里,再进行冷链运输。正是因为有了冷链技术,才有了预制菜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预制菜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所以冷链物流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预制菜的发展程度。如果冷链物流的网络不够发达,那么它的销售网络只能到达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如果冷链网络可以到达乡镇,那么预制菜就可以销售到更深更远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个预制菜和冷链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交通频道 :那着眼未来,您认为预制菜行业还会有怎么样的发展机会?
秦玉鸣: 早在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宅经济就已经为预制菜行业在C端市场的渗透和发展按下了快捷键。今年,长期的宅家生活再度催化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居家办公的消费者们目前无法点外卖、下馆子,相对于花大量时间去处理毛菜再加以烹饪,预制菜的便利性在居家办公期间更加凸显。在未来,不少家庭会开始做必要性囤货,大众对于速冻食品和预制菜品在日常储备的必要性会有明显的提升,高品质的预制菜或成当代家庭消费新宠。从长远来看,预制菜行业是围绕着To B和To C这两个方向来发展,现在还是以To B为主,大部分消费还是在连锁餐饮,市场占比达到70%,To C只有30%。日本的To B和To C的比例是1:1。但通过现在的数据可以推测,预计在2025年预制菜行业可能会达到万亿的水平,To B和To C将迎来双轮驱动。在近两年里,预制菜行业整体进入了创新高峰期,预制菜市场的体量不断扩大,细分赛道也越来越清晰。进入及研发预制菜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专业预制菜企业包括味知香等,国联水产、春雪食品则是上游农牧水产类企业的代表,巴比食品等传统速冻食品企业也入局了预制菜行业。此外,同庆楼、松鹤楼、太二酸菜鱼、海底捞等新老餐饮企业品牌,叮咚和每日优鲜等零售企业均已加入,现在都根据市场需求在往预制菜方向进行转型。还有就是预制菜行业对于To B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在餐厅里点一道菜。完成这道菜的话,可能要需要洗菜、切菜、炒菜三个人,而且准备时间也较长,但如果变成预制菜的话,不用三个人就能完成,人工成本就降下来了。所以从连锁餐饮来讲的话,未来都是要依靠预制菜发展的。目前我国的连锁餐饮连锁化只有15%,在发达国家是50%。所以连锁餐饮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它会带动预制菜行业的一个快速成长。再加上To C的需求,整个预制菜行业会迎来特别大的发展。所以现在预制菜正在风口上,很多资本也在进入,当资本关注的时候,一个行业就会迎来更快速的发展。冷链成本高确实是预制菜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过,随着消费量级的增长,成本是可以优化的,因为预制菜的整个产业链较长,背后还会有一些巨大的投资。冷链物流的发展会推动预制菜在C端更大的发力,相信未来这个市场肯定是10万亿的市场。